前提
一直以來我極度重視視力保健,特別注意無論是閱讀或者使用電腦時光線與距離的要求。所以即便非常常看書、甚至一天使用電腦超過8小時(從以前玩線上遊戲,到現在工作等等)
卻除了在國中考高中密集準備基測時,因為用眼過度而有假性近視之外(但是也不常戴眼鏡),到現在兩眼近視度數低於100,幾乎沒近視也沒再戴眼鏡(國中買的眼鏡戴應該不超過100次XD)
*以上為個人案例分享,如果有相關醫療的問題請詢問專業從業人員~
健康起因
先前主要在圖書館或是咖啡廳為主,但隨著疫情爆發,除了工作的時間幾乎都會在家,也因此發現眼睛很容易疲勞。
無論是看書還是使用電腦後,走出去房間眼睛都會覺得很乾,甚至向外看會有眩光的感覺,而這段時間下來,我也發現我的眼睛越來越不舒服。
沒有辦法專注,越來越常需要到外面走一走來去舒緩,才能繼續回來在房間讀書,即便我的精神很好。
點線選擇
在觀察比較一陣子才發現其實是因為燈光源的問題,因此上網認真搜尋了一些建議,也開始注意到從來沒有注意的檯燈
因為使用電子產品與閱讀實體書籍的時間差不多,所以我要能同時滿足兩者狀況的檯燈,那也是基於長期健康的考量,所以都往品質比較好的來挑(價差從新台幣幾百元到快萬元)
相較於大部分傳統的點式光源,線型光源的檯燈比較少見,也比較符合我的需求,在書桌上同時會使用筆電與閱讀書籍,需要比較長的照光範圍,因此就毫不猶豫往線型光源的檯燈選~
2大檯燈比較
也發現BenQ的檯燈是在市場上極少數針對檯燈去做細部區分的品牌:桌上螢幕燈、筆電螢幕燈、閱讀燈、親子共讀燈、桌燈、立燈等等,同時相較而言也不便宜,但是有不少正面的使用評價,因此決定往這邊挑
最後以3大重點:位置可調性、照射範圍、針對使用螢幕優化,在價格相近(將近NT$5000)的WiT 智能調光升級版、ScreenBar Halo螢幕智能掛燈之間依以下比較選了前者(圖片來源:BenQ官網)
WiT 智能調光升級版
- 位置好調整
- 照射範圍廣
- 不是針對使用螢幕優化

ScreenBar Halo螢幕智能掛燈
- 針對使用螢幕優化
- 照射範圍僅限螢幕周遭
- 只能裝在螢幕上方

主要在電腦前方工作的人來講,ScreenBar Halo螢幕智能掛燈很適合,但以像我同時會在電腦左右側工作,加上我主要使用筆電,有時會要帶出門,而出門我也不需要攜帶掛燈
因此WiT 智能調光升級版反而會比較適合,雖然或多或少可能因為燈並沒有在螢幕的正上方,所以會有一些反射的狀況,但整體來說已經比原本好太多了
甚至只需要開著這盞燈,不用另外開其他燈我就能夠工作很久眼睛都不會酸,在工作一段期間走出去房間看到太陽也不會像之前一樣
購買方式
確定目標後再來就以3大方向來看哪裡買:體積重量、取貨時間、信用卡回饋
看著體積不算小跟重量不算輕,雖然當時急著拿到,還是選擇網路上買,同時上個月申請國泰世華銀行的KOKO卡在Apple官網購買Macbook Pro M1 Pro 14′ 2021
使得回饋額度滿了,所以順勢申請國泰世華銀行的CUBE卡,而這張卡在台灣主要的電商通路都有至少3%以上回饋(不定期有加碼活動),當時正好有5%回饋活動,於是就直接下單破曉金版本~
到貨開箱
原本想說中秋連假(2022/9/8~9/11)前天晚上下單應該要平日才到貨,結果兩天(9/9)後就收到了,正好拯救我剩下的2天XD
整個箱子其實還蠻重的,包裝上的易碎標籤又讓我有點緊張,幸好拆開來的過程還算順利,再來按照說明書的指示很快就安裝好了~

使用設定
上方可以讓你進行2種設定,一、雙模式切換:書本閱讀、螢幕閱讀,二、亮度調整。
不過這台主打智能調光,也就是會偵測環境的光源自動調整亮度,所以正常只需調整模式~

滿月心得
目前使用剛滿一個月,就如預期只有在調整模式而已,亮度自動調節非常令我滿意,而且本身設計的和我的桌面擺設搭配起來很和諧,然後底座很穩(稍重)上面是平的可以放手機架或其他東西~
下圖是使用螢幕閱讀模式的實際狀況

而下圖則是使用書本閱讀的實際狀況

後記
下單之前猶豫了一陣到底該不該花這麼多錢,最終認為與健康相關的東西,要買就一次買高品質的又能用的久,還是微心痛刷下去了QQ
但是這一個月用下來之前的問題都沒了,也能長時間在家不容易疲勞的專注工作,甚至需要刻意設番茄鐘來提醒自己要按時休息,真的花得完全值得~
期望我的分享能給你些額外的選擇,有好奇的地方或是問題,歡迎留言或是寄信告訴我~